學務處
打掃責任區-規劃與執行基礎能力的培養

打掃責任區-規劃與執行基礎能力的培養

李光榮

    台灣學生何其有幸,能夠在學校中獲得學習打掃的機會。打掃責任區並不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快樂的清潔工,而是透過打掃的工作,培養規劃與執行的能力,不過達成此成果的前提必須是老師能對例行打掃的工作予以批判並再概念化,並成為一種學生的學習活動。

    檢視打掃工作流程,首先學生會被分派到某個工作場域也就是責任區,無論是否為團隊責任區或室外室內,基本上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專屬的打掃區域。當指派完畢之後,學生的基本任務就是要能夠將他的責任區處理好。在教育現場中,老師對於打掃工作的教育介入通常就到將工作分派給學生就停止了,之後就透過某些機制(如清潔股長或教師自己巡視與隨機指導)來制約或控制學生的打掃工作,但往往成效不佳,我們可以發現老師還是經常得訓斥學生、把自己累倒學生、老師相看兩討厭。
    要能夠對學生的責任區打掃採取不同的處理策略,教師必須要有對打掃的幾點認識:
1.考量學生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對不同年齡學生必須有不同的指派方式。但無論如何,皆須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責任區界線,因為範圍不清則責任不明,老師若期盼學生能夠主動幫他人打掃,不啻是緣木求魚,因為幫助別人完成他人的工作可能連老師自己都做不到,何況要對於一個學生而言。
2.學生基礎規劃活動一:如何選擇與使用正確的工具:教導學生正確的使用工具。這可以是和學生個別進行簡單討論後的結果,依據責任區的不同,所使用的工具也有不同,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有關於工具使用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據我所知有些老師連這些知識也沒有),並選擇一個適合責任區的工具。
3.學生基礎規劃活動二:如何運用正確的方法幫助任務:教導學生如何運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將自己的責任區管理到最好。此係如何運用對的方法來增加工作的效率,要能達成此目的老師必須透過與學生討論訂定一個執行的方法步驟之方案,並親自示範、指導。(在教育現場就看到許多老師其實不會掃地)
4.學生計畫執行與評鑑活動:此階段重點在於確實地執行之前所規劃的工作,是一統整性的實踐活動,而核心議題必須鎖定在「做好了!」的確切意義。亦即學生通過工具、與方案的執行係在於將責任區做好,但問題是「什麼叫我做好了!」無法釐清做好的定義,就會成為師生衝突的來源,試想如果某個學生自我要求低,雖然以一種從來沒有的態度認真執行方案,但由於自我要求過低,達不到老師的水準,遭致老師訓斥,將是何等無辜。因此必須和學生討論什麼叫做「做好了」,必須清楚的和學生溝通老師自身的要求之界線,此做好了的意義必需越明確越好。
5.隨機指導並協助與鼓勵:如果教師們幫助學生完成以上的步驟,接下來老師必須巡視並鼓勵學生或協助學生完成其方案與教師所要求的標準。學生在一個界定良好的評鑑標準之下,定可以發展出執行方案的各種不同策略,這些策略無法在言談中發展,而是在實踐活動中出現。

資料來源:school2.hmes.tn.edu.tw/xoops2/uploads/tadnews/file/nsn_83_1.doc

本站訪客數: original styles
地址:70242台南市南區大成路一段五號.電話:06-2640175.傳真:06-2611078.亞洲餐旅學校版權所有
Designed by ESHOW